联盟制胜,智库推动大湾区未来创新

来源:admin 人气: 发表时间:2020-05-18 15:26:26


创新是企业永恒的话题。疫情加速了全球产业链、价值链的重构,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带动了整个生产制造方式、产业分工的变化,制造业创新体系呈现跨界、协同、融合的显著特征,从创新链、新型产业链,开始走向创新产业生态。在全球产业链面临重构的格局下,广大中小企业如何突围?



5月15日,广东省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联合智纲智库湾区战略中心、RUNWISE创新咨询机构,在广州科莱瑞迪公司举办广东制造创新中心建设首次研讨会。广东省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谢泓会长、广东省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服务联盟余志川主任、智纲智库湾区中心总裁任国刚、智纲智库湾区中心副总裁段明、智纲智库湾区常务副总宋德勇、创新咨询机构Runwise创始合伙人潘应兴、科莱瑞迪董事长詹德仁及十余位制造行业隐形冠军的企业家到场,汇集智库、企业、协会、金融多方主体,共同探讨发展平台型数字化制造创新中心模式,推动制造业集群化高质量发展。

 

1-20051Q5364c57.jpg


座谈会上,智纲智库湾区中心总裁任国刚提出,中美关系决定了全球格局,中美贸易战的本质是技术竞争而非贸易竞争,中国未来要构筑出一个核心地位的价值链,如今已经到了加大企业技术创新的关键时刻,而拥有完整产业链和外向性金融的大湾区将成为制造业创新、代言“中国向何处去”的引领示范区。过去,主要推动大企业的创新,现在关注小企业创新,所以要推动小企业集群的创新、小企业联盟的创新。只有联合智库、企业、金融、协会多方共同推动基于数字化的制造创新,才能让政策倾斜变成现实。

 

1-20051Q53G1538.jpg


宋德勇常务副总经理解读了制造创新中心的相关政策,并介绍了“企业+联盟”新型的制造创新中心模式,其目的是带动整个行业或产业集群的联动发展。

 

1-20051Q53P6112.jpg


广东省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谢泓会长认为,未来的趋势是全球创新网络、产业垂直互联。企业只有链接国际的外部资源才能参与全球竞争。大企业主导的创新中心缺乏外部效应,中小企业又很难在技术、团队、运营机制、文化等方面建立完善的体系。因此,中小企业必须建立创新中心来构建企业面对未来的可持续发展的竞争力,而这只有通过建立联盟才能实现。

 

1-20051Q53U4931.jpg


与会期间,创新咨询机构Runwise创始合伙人潘应兴做了《固本培元,重启增长》的主题分享,建议企业家在疫情期间加快落实核心业务的数字化创新。一旦固本培元,企业可关注新市场、供应潜力、运营体系重构、超规模平台化等重塑行业价值链的创新机会。

 

1-20051Q53920U3.jpg

随后,在场的企业家针对制造创新中心建设发表了各自观点:


科莱瑞迪董事长詹德仁认为,企业都有强烈的创新需求,但中小企业创新面临着资源不足、创新意识不强、难以打破惯性等问题,是个艰难而痛苦的过程。科莱瑞迪提前布局,构建了数字化康复平台,在材料创新、工业设计、智能化产品开发方面已经初具规模,在疫情期间看到了创新的价值。未来,希望创新中心能为中小企业提供一些工具、方法,或是帮助中小企业对接所需的国内外资源。

 

1-20051Q5395Ra.jpg


汉源新材料董事长陈明汉认为,民营中小企业创新主要存在两大难点:一是创新资源和技术极其有限。如芯片级的材料整体上还是在追赶国外的技术,疫情及贸易战给部分企业提供了窗口期,成为国有企业、大型民营企业材料的替代供应商,但只占很小的份额。另一创新难点是,技术创新出来之后很难找到客户帮忙做市场验证。创新中心需要头部企业来建立供应链的转型升级,希望能通过这个平台,在不同行业与大企业对接。如今大企业在推进国产化,这给有创新能力的中小企业带来了机会。

 

联盟制胜,智库推动大湾区未来创新(图7)


迈诺工业总经理廖东帆是广东现代建筑工业化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理事长,他结合公司的实践介绍了在模块化、装配式建筑领域的创新产业园发展模式,其核心是整合产业链上下游的现代绿色建筑工业化生产基地,研究成果直接转化。

 

1-20051Q54105Y4.jpg


顶固集团总经理陈有斌认为,创新无处不在,做企业就是在不断地创新: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产品技术创新……大创新有大的做法,小创新有小的做法。中国五金行业过于分散,也有着巨大的产业整合机会,可以打造一站式垂直采购系统平台,将整个行业的厂家、装修工、木工、专业采购、工程师等纳入到这个体系,但需要专业的人才队伍和巨大的资金支持,或许可以通过创新中心来赋能。

 

1-20051Q542553F.jpg


麒胜实业董事长李穗平认为,中小企业大多是在做一些独特的、边缘的、或者隐性的材料制造,对于这些企业,核心的创新还是材料创新、工艺创新、或者一些技术的创新。制造创新中心要成为适合中小企业、冷门产品、隐形冠军的创新联盟和平台,让中小企业分享到平台的一些技术成果、资金资源或贷款优势,甚至是一些科研力量。

 

1-20051Q54A5293.jpg


会议最后,各企业家对广东制造创新中心建设表示支持,智纲智库湾区中心总裁任国刚强调了新型的创新中心必须具备产业扩散性。


一个企业之所以能快速成长,往往是很多外部资源的导入和协同。由智纲智库联合多方资源共同推出的制造创新中心,并不是企业的技术研发中心,而是建立一个数字化的开放性平台,与当地特色产业结合,为广大的中小企业提供系统的创新服务,助推千亿产业集群发展,为整个行业的跨越式提升做出贡献。


【记录整理:凌坤育  图片拍摄:温婷】


返回顶部